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洋浦新闻网  >  洋浦新闻

海南阔步新征程 | 洋浦:潮平南海阔 扬帆正当时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21-07-01 15:07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林枫 灵军

  近30年来,洋浦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5倍,一座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临港滨海城市正在崛起

  洋浦:潮平南海阔 扬帆正当时

  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景象。袁才 摄

  站在洋浦大桥上看洋浦经济开发区,左边是繁忙的洋浦港码头,远处是产业园区;右边是生活区和风景迷人的环新英湾。“以前啊,去一趟对岸的白马井,要从我家旁边的渡口坐半个多小时的渡船。现在呢,从洋浦大桥过去才几分钟,十分方便。”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洋浦人,今年68岁的蒲皆循见证了洋浦从一个贫穷、落后、闭塞的小渔村蜕变成为海南经济重镇的发展过程。

  从1987年1月洋浦港破土动工,到1992年国家批准设立经济开发区,可以说,洋浦经济开发区因港而生,因港而兴。建开发区近30年来,在一批批洋浦建设者的努力下,洋浦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6273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279.6亿元,增长了445倍。一座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临港滨海城市正在崛起。

  因港而生因港而兴

  洋浦能够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并非偶然,靠的是自身天然良港条件和区位优势。早在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就有在洋浦建设港口的设想。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撰写的《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建设洋浦港,发展近代工业和航舶业。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讨论国家经济计划时,曾把洋浦港列为中国未来200个万吨级泊位码头之一。

  洋浦之所以受关注,皆因为其位于泛北部湾中心地带,深水近岸、避风少淤,深水岸线长达30多公里,可建万吨以上泊位80多个,是北部湾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天然深水良港,与周边20多个主要港口城市直线距离不超过500海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洋浦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滨海城市。 邓晓龙 摄

  1972年4月,洋浦港建设被列入国家建港发展规划。按照总体设想,洋浦将作为海南石油化工基地,吸引外资开发,把洋浦建设成为现代化外向型港口城市。1984年9月,海南行政区启动洋浦港城总体规划编制。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海南岛洋浦港城规划设计》。该规划通过后,1987年1月8日,洋浦港起步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一期建设2个2万吨散货泊位和1个3000吨工作泊位,一条59.2公里长的疏港公路。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省委省政府决定引进外资开发洋浦,带动全省开发建设。

  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洋浦为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洋浦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封关运行后,因种种原因,洋浦的开发建设进入了较长时间的调整期。直到2004年10月,洋浦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明确提出“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和“一港三基地”的产业定位。随着投资均超百亿元的金海浆纸和海南炼化先后开工,洋浦的发展开始加快。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先后有汉地阳光、汇智石化、逸盛石化、凯美特气体、中石化(香港)公司、国投孚宝、华信石油等企业相续进驻石化功能区,100万吨芳烃、100万吨乙烯、2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等重大石化项目纷纷落户,石化、芳烃产业链节点逐一打通,洋浦的石化产业链不断壮大。

  航运物流产业方面,洋浦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47个,年通过能力1.1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225万标箱。开通内外贸航线33条,实现国内沿海和东南亚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洋浦先后被评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国家首批绿色园区。

  政策快速落地见效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洋浦主动扛起先行区示范区的使命担当,积极发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功能平台作用,全速推进《总体方案》赋予洋浦的5项独有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洋浦先行先试的若干项政策落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落实早期安排,全力争取早期收获,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中国洋浦港”国际船籍港政策。在《总体方案》发布的当天,首艘国际船舶正式登记“中国洋浦港”,率先实现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目前“中国洋浦港”登记国际船舶达28艘,运力达475.9万吨,总载重吨约占国内登记国际船舶载重吨的10%。受国际船籍港政策的带动,一年来洋浦国内国际船舶共新增登记107艘,同比增加3.6倍,新增船舶运力600.1万吨,同比增加37.5倍。

  二是境内建造的船舶在“中国洋浦港”登记并从事国际运输给予出口退税政策。2020年12月17日,洋浦顺利完成全国首票退税业务,目前共对符合条件的6艘国际船舶完成退税,金额约2.63亿元。

  三是内外贸同船运输船舶允许加注保税油政策。《总体方案》印发后,洋浦第一时间组织洋浦海关、海事、交通等部门,研究操作流程并进行测试推演,于2020年6月4日顺利完成首单74吨保税油加注监管测试,先后共开展6次测试。2021年2月26日,海关总署等五部委正式印发实施通知后,4月8日,洋浦正式开展首单加注业务,目前累计完成4单共2003.5吨境内船舶保税油加注业务,为航运企业减少30%的燃油成本。

  四是启运港退税政策。2021年1月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政策实施通知后,洋浦于4月3日顺利开展首单业务,目前,共完成2票业务,提前退税13.97万元。

  五是洋浦保税港区试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政策。洋浦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将洋浦保税港区作为自贸港的“样板间”来打造,集中精力烧开保税港区“这壶水”。在硬件方面,启动了保税港区整体风貌提升工程,完善监管查验设施,盘活现有土地、厂房等资源,加快标准厂房、保税仓建设。在软件方面,配合省商务厅搭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于2020年9月底上线一线进出境径予放行、二线进出口单侧申报、区港联动等部分功能。

  洋浦积极落实其他政策:一是离岸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试点。2021年3月31日,洋浦在保税港区挂牌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先行示范区,并对标新加坡出台《全球贸易商计划》。截至2021年5月,已完成13.17亿美元贸易额。二是率先适用“境外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可以设立理工农医类学校”政策,引进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目前,校园选址、用地规模、建设模式等事项已明确,正在开展校区征地,计划今年采取过渡办学方式先行首期招生。

  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洋浦多项经济指标滞后。8月8日,洋浦工委管委会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措施,集中力量打一场稳增长百日攻坚战。同时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的有力驱动下,洋浦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经济指标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2020年上半年的下降5.7%到全年实现增长10.5%,2021年1月至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2.7亿元,增长19.7%;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947亿元,增长约8.1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亿元,增长13.3%;实际利用外资5825万美元,增长约8.9倍;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190.9亿元,增长10.5%,增速由负转正。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省第一,并获评全省2021年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综合类“最佳实践奖”第一名。

  市场主体倍数增长,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底,洋浦新增市场主体17927户,同比增长3.3倍,其中,新增企业4492户,较2020年同期增长3倍;新增外资企业78户,增长12倍。

  优质项目加速落地,洋浦组建高水平招商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资咨询服务。近1年来,共签约落地项目53个(含临高金牌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额约264.6亿元,其中,2020年签约落地项目35个,总投资额约199.75亿元,增长97%;2021年1月至5月签约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额约65.58亿元,增长近4倍。目前落地的项目中,有国药集团大健康产业研发生产总部基地、澳斯卡年加工100万吨健康油脂项目、玉玲珑琥珀和田玉制造项目、上海延安医药药妆保健品进口生产项目,以及寺库集团、卓志集团、淘豆豆等业内知名跨境电商企业。

  固定投资高速增长,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1亿元、增长91.4%。2021年计划投资120亿元,增长36%。为此,洋浦谋划并加快推进89个总投资151.1亿元政府投资项目、49个总投资725.5亿元社会投资项目建设。2021年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7亿元,增长约3.7倍。

  港航产业乘势启航,2020年全年洋浦实现港口吞吐量5664.4万吨、增长13%,集装箱吞吐量101.9万标箱,增长44%。2021年1月至5月,港口吞吐量累计完成2335.14万吨,增长5.3%;完成集装箱量45.09万标箱,增长达57.27%;完成水路货运量4769.77万吨,增长4.8倍;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3194.77亿吨公里,增长23倍。

  做大做强五大产业

  “十四五”时期,洋浦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目标要求和做好“基地、通道、平台”三篇文章的工作部署,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交汇点,坚持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环保门槛的方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自贸港打牢实体经济的支撑。

  作为海自贸港的“样板间”,洋浦保税港区内已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图为寺库免税和高端商品智能制造产业园。林枫 摄

  壮大新材料产业。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延长炼油、烯烃、芳烃产业链条,聚焦可降解塑料、改性材料、特种牌号聚烯烃、高端材料、特种流体等新材料,着力打造国际化绿色高端新材料基地。当前,烯烃、芳烃下游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已落地9个,包括中科启程、中国石化仪征化纤、金发科技、道恩集团、恒河新材料、巴陵石化、东方雨虹等8个项目业主均为行业细分领域的冠军。2021年将有8个项目建成,总投资90亿元,年产值约235亿元、税收约11亿元。

  发展新能源产业。以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后年产8万吨氢气为基础,谋划和推进制氢、储氢、输氢装备设备制造,助力全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入中国石化新星公司、新奥集团、凯美特气体投资建设光伏、生物质、氢能应用场景,推动新氢动力等新能源制造项目落地。

  培育智能制造产业。在已有工业机器人制造、自动化装备制造、高端食品加工、保税检测维修等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的基础上,建设“一园、一港、一基地、一平台”。“一园”即中德产业园,充分利用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企业资源,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应用技术研发及配件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落地,同步发展一体化生产性服务业。“一港”即国际健康食品港,聚焦“四特一标”产业,即发展以特需、特医、特许、特产及标准化检验检测、科技研发为代表的高端健康食品、保健品产业。“一基地”即高端旅游消费品制造基地,积极推动玉玲珑玉石精深加工、友阿高尔夫球鞋及箱包等落地项目建设。“一平台”即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目前石化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已挂牌运行;主动对接华东理工大学、海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在洋浦设立科研院所,开展石化新材料、精细化工品、海洋科技等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做大国际贸易业务,探索实施银行真实性审核从事前审查转为事后核查等跨境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便利化政策。利用现有产业的优质客户资源,重点导入能发挥洋浦自身政策优势、经营OTC等特殊品类业务的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多元化业态尝试,推动形成跨境电商、跨境结算、跨境数据处理等跨境电商产业链集群。

  做强航运物流产业,紧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出“2025年达到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的目标,按照650万标箱能力打造绿色化智能化集装箱枢纽港,争取2021年内开工小铲滩码头扩建、深水航道扩建等工程,“十四五”期间开工疏港高速公路。今年力争开通6条航线,通过制度集成创新进一步放大航运政策效应,争取2021年内完成10余艘外籍船回归,增强“中国洋浦港”国际船籍港的竞争力。

  港产城融合促发展

  洋浦将港产城融合作为推进洋浦自贸港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固本举措,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生活等各方面配套建设着手,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积极谋划构建“港大、产强、城优”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加快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加大中小学校软硬件投入,红黄蓝国际幼儿园已开园;与武汉外国语学校合作,投资7.3亿元建设的12年一贯制国际学校将于今年9月建成开学。加快洋浦医院发展,面向全国引进高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人,投入3550万元购置一批高端医疗设备。疾控中心、三都卫生院、干冲医院标准化和洋浦医院发热门诊正加快建设。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洋浦保税港区高端旅游消费品制造产业园。 林枫 摄

  完善文体商业生活服务配套,投资5.2亿元的滨海文化广场提前半年建成,高标准的电影院、图书馆已运营,其他场馆近期将投入使用;总投资7.5亿元的集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总投资10.6亿元的航运大厦和总投资7亿元的国贸大厦相继开工,将成为洋浦新地标。人才房一期1420套正在加快建设,其中662套已面向区内引进人才销售;搬迁安置房4922套已完成前期工作。滨海公园二期正在加快建设当中。

  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完成环境容量评估和“三线一单”编制;持续开展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完成海南炼化、金海浆纸超低排放改造,在新项目逐渐投产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不增反降,相较2016年,2020年各污染物明显下降,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PM2.5平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

  推动环新英湾地区融合发展,积极谋划创新环新英湾地区协同发展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原则,推进洋浦-儋州环新英湾地区一体化发展。积极研究行政区域设置,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新英湾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五网”一体化建设。先期推动交通先行,重点做好疏港高速和环湾道路项目,推动横线高铁连接洋浦,加快洋浦铁路支线前期工作,构建环新英湾交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潮涌洋浦港,奋楫正当时。洋浦工委书记周军平表示,洋浦将把初心和使命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本版策划/林枫 撰文/林枫 灵军)

  洋浦大事记

  得益于自身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和区位优势,洋浦曾多次得到青睐,又因种种原因错过发展机会。如今,随着海南进入自贸港建设新时代,洋浦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1887年,清朝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就曾设想在洋浦建设港口。

  1919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撰写的《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建设洋浦港。

  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讨论国家经济计划时曾把洋浦港列为中国未来200个万吨级泊位码头之一。

  1972年,洋浦港建设正式列入国家建港发展规划。

  1974年1月17日,广东省设立建港领导小组,决定启动洋浦港建设。

  1983年6月2日,海南成立洋浦港筹建办公室,同时编制洋浦地区总体规划。

  1984年9月14日,国家交通部在海口举行洋浦港可行性论证会,确定洋浦港一期建设规模。

  1986年6月,海南行政区成立建港指挥部。

  1987年1月8日,洋浦港起步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工程包括2个2万吨级泊位和1个3000吨级工程码头,一条长59.2公里的疏港公路,该项目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工程。

  1988年6月,海南省政府与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达成开发洋浦的初步协议,并上报国务院。

  1989年4月28日,邓小平审阅《关于海南省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汇报》时作出批示,肯定海南省委的决定。

  1990年1月洋浦港一期起步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年吞吐能力达100万吨。

  1990年12月3日傍晚,“华佗”轮成功停靠洋浦港,成为洋浦港开港以来靠泊的首艘万吨货轮。

  1991年1月19日,“婆基塔玛咪”号开出洋浦港,成为洋浦港经过验收后开出的首艘外贸货轮。

  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

  1992年6月26日,开发区基础设施动工,洋浦开发建设拉开序幕。

  1993年4月10日下午,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正厅级)挂牌成立,正式行使行政管理权。

  1993年9月9日,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式封关运行。

  1997年12月31日,开发区内基础设施投资43亿港元,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2003年1月,洋浦首个投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金海纸浆厂动工兴建。2005年3月25日建成投产。

  2004年1月3日,海南炼化800万吨炼油项目动工,2006年9月28日建成投产。

  2004年10月,洋浦提出“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和“一港三基地”的产业定位。

  2005年,国务院批准洋浦土地开发公司重组方案,政府成为洋浦开发的主导。

  2006年5月15日,洋浦迎来首艘30万吨货轮“诺神”号油轮停靠。

  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洋浦保税港区。

  2008年11月20日,洋浦保税港区封关运行。同年洋浦控股公司成立。

  2010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洋浦管理局更名为洋浦管理委员会,洋浦控股公司成建制划入,建立了集经济、社会、行政于一体的党政企联席机制。

  2011年12月26日,省委决定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决定,围绕“一港三基地” 的产业定位,使洋浦成为海南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2013年10月9日,儋州市三都镇并入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面积从69平方公里扩大到114.7平方公里。

  2018年12月28日,洋浦单体投资最大的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洋浦打造成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当天船籍港政策在洋浦实施,成为落地最快的海南自贸港政策。

  (林枫 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林鸿伟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